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隐秘的角落我们心中的铁栅栏,去掉了吗
脑海中的精神病院,是文艺作品中呈现出的阴森病房,吼叫不安,栅栏铁窗……然而,现实版的精神病院是什么样呢?
第一医院,我感受到的是安安静静——没有铁丝网,没有铁窗,医院里有喷泉,有科普长廊,还有健身器材。医院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病房楼前空旷的场地上没有那么拥挤。
如果再给杨甫德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仍然会选择做一名精神科医生。从初来北京的青涩小伙儿,到如医院党委书记,31年来,岁月几乎没有在杨甫德脸上留下什么痕迹,时光和经历给予他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
精神疾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是单纯一方面的问题。精神疾病相对应的诊疗,要综合很多东西来判断。每个病人,至少要进行30分钟的问诊,甚至更长。
在我们的拍摄过程中,一位患者的看诊长达1个多小时,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杨甫德会用十分温和的眼神和慢条斯理的讲话方式,慢慢让精神障碍患者放下心中的戒备。他深知,精神障碍患者相对敏感,医生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可能加重患者的自卑感,放弃与医生交流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让后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温和的态度是打开患者心门的重要一步。
杨甫德说,他内心里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患者,“要治愈,而不是治着看。”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患者,他也总是在错综复杂的状况下,寻找可以突破的地方。“对待不同的患者,要他们打开心门,寻找那隐秘的角度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都需要细心观察,缜密思考。”杨甫德说,“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打开患者心门的钥匙。”
在杨甫德看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治疗联盟至关重要。患者的社会资源里,他的家人、亲属、朋友,哪些是可以帮助到他的,需要医生综合判断和指导,这个过程通常也要长达一年或两年。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了就可以了吗?杨甫德摇摇头。这些年来,他亲眼看到太多患者“回家之路”漫长而崎岖。“医院现在有大概个开放床位,医院一样自由进出,可以家属陪住,可以穿自己的服装,可以自己到我们的职工食堂去买饭,可以从外面订饭,跟普通病房完全一样。医院的铁栅栏去掉了,但是我们社会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心中的铁栅栏有没有去掉?”
谈到做精神科医生的意义,杨甫德深有感触。31年前做精神科医生时,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精神科。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几乎没人愿意去做精神科医生;当了精神科医生的,跟家人朋友在一起时,也都不愿意主动去介绍自己的职业。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对精神科感兴趣。医院管理和日常看诊,杨甫德也在带研究生、培养人才,他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精神科医生给患者们带去安慰和希望。
据相关文献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达到1.73亿,72.3%的精神障碍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患病,仅约8%的精神障碍患者曾接受过专业治疗。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暴食厌食、精神分裂症等困扰着人们。
被欧洲人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是人类喜悦、欢笑和热情的发源,也是痛苦、悲伤和眼泪的起源,而医者正在为此努力。
向我们提供故事线索,
与我们共度每一个,
共我们在平凡岁月里收获每一段不凡。
您可通过后台留言的方式联络我们,
共享故事,共尝甜酸。
——End——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