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咨询师该如何保护来访者受到更多伤害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4月29日晚上的答疑教学直播中,贺岭峰教授答疑了一个有关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的案例,在答疑中贺教授为心理师朋友再次点明了该如何遵守心理咨询伦理守则,明确了心理师的界限和能力。
案例
个案患有严重双相障碍,曾经在发病期间遭遇精神科医生性侵,被迫保持了两三年的:关系,近两年持续就诊,仍然被性骚扰。最近因鲍毓明案件被热议,刺激引发较大情绪反应和躯体性障碍,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气短,焦虑失眠,自我怀疑,自责并伴有自残行为。
想问问贺老师:1、这种问题作为咨询师该怎么处理,是否建议报警?2、是否还要建议来访者更换精神科医生?
1.关于双向情感障碍:
(1)重性双相情感障碍在精神障碍中算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服药的依从性很差,百分之八十多的患者不依从医生提供的药物进行治疗,重性双相障碍想靠自愈几乎不可能。
(2)重度双相障碍持续的时间很长,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高达47%,非常容易被应激事件触发。
(3)双相障碍从躁狂到抑郁来回转换的状态会让患者非常痛苦和煎熬。这也使得双相障碍的患者自伤和自杀的比率都比较高。
(4)咨询师要更深的感受到他们的不容易,他们体验的痛苦可能比其他神经症状更严重。
2.关于强奸和权力:
(1)我们通常认为强奸是一种获得性满足的方式,而事实上强奸的本质包含更多的是性别控制问题和权力问题。
(2)医生在一个病人面前具有权威性,身份不平等,可能对来访者的伤害更大。因此对于医生,老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约束都是比较严格的,都禁止与病人,学生,来访者发生性行为。
(3)目前男性遭遇性侵的比例与女性差不多,我们要为受害者提供更强大的心理支持。
(4)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访者之所以没有选择报警,其中可能有爱的成分,受害者可能会跟施暴者建立情感关系,这可能反映出来访者有人格障碍或心理创伤,比如在童年受到过男人的攻击和胁迫。
有些女孩在生命的早期从来没有被父亲认可过,跟父亲的关系不好,一直被父亲斥责,贬损,抛弃,成年后寻找亲密关系时更容易找到渣男。
3.是否要报警?
(1)本案例建议咨询师只提供心理支持,不建议报警。心理咨询中可以报警的情况:
A.未成年人遭受性侵
B.没有自知力(如弱智)遭受性侵
(2)假如咨询师擅自做主报警可能会伤害来访者,这件事发生了很多年了,自己都没有选择报警,一旦报警,警察需要来访者回忆这么多年来被性侵的细节,这对一个重性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康复非常不利。
(3)我们没有办法确认来访者说的是否都是事实,所有的故事都需要有第三方的证据我们才能相信。咨询中我们还是要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来访者的情绪情感上。
4.咨询师如何看待来访者:
(1)来访者前来咨询,既不是来寻求报警的,也不希望通过咨询更换精神科医生。咨询师应该首先看到来访者是一个重性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者,而不是一个强奸的受害者。
(2)来访者是成年人,事件已经发生了很久,并且已经保持了2~3年的性关系,被强奸的事不是来访者首要想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是双相复发所导致的自我怀疑,自残,自责行为。
(3)咨询师要多去关心一下来访者的成长史,她的生命历程,以及与精神科医生的关系,在关系中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来访者曾经因为性所造成的创伤。
(4)咨询师要保证来访者的生命安全,所有的咨询策略都应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5)心理咨询师要保持一个无知的心态,去看到来访者之所以没有报警,没有换医生一定有她的理由和原因。
(6)咨询师要注意自己所提的问题,不建议提,如“为什么不报警?”“为什么还要与医生保持2,3年的性关系?”这类问题,这样的问题具有伤害性。因为问题背后会有一个潜台词是在传递“你做的不够好”的信息。来访者已经有很强烈的自责感,咨询师的问题可能会加重来访者的自我伤害。
5.对
(1)来访者目前处于一个明确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状态,咨询师没有办法帮助来访者,首先应该建议来访者及时就诊治疗,保护来访者的生命安全。
(2)来访者所表现出来的羞耻感,自责感,自我怀疑和自残,即有可能是双相障碍的症状,也有可能是性受害者的症状,这也是需要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8231.html